常用的技術操作方法。
第二種。
金字塔與倒金字塔的操作法。
所謂金字塔,正如正的三角形一般,底寬而頂尖。
應用于股票市場,基本含義便是在低價時大量進貨,股價如果繼續下跌則停止操作。
股價如果上漲,判定為上升趨勢,股價回蕩時即加碼買進,但是買進的數量則隨著股價上升而減少。
股價漲到目標值附近就停止買進,準備將獲利籌碼酌量拋出而獲取利潤,完成圓滿的操作。
現在以南港股的實力來解釋金字塔的操作方法。
投資者在12元處買進了3萬股,股價上漲到13.5元時,如果判斷是上升趨勢的開端。
并不急于拋出,反而回蕩于13元時再買進2萬股,股價隨即再度上漲,回蕩到14元時又買進了1萬股。
此時多空爭斗已經明朗,上漲速度加快,只在16元處小回蕩,在加碼買進5000股,股價終于暴漲到20元以上。
此時如果回檔,仍可以做最后試探性買進2000股。
因為大戶哄抬股價通常造成一個高價圈,以便于有充分的時間拋售股票,此時的投資者可以選擇賣出的時機。
通常主力大戶進行股票操作多采用此種方法,雖然買進的成本逐漸提高,但是增加的幅度則較股價上漲的幅度為小。
因此,采用此種方法當是最正確的操作方法,風險也隨之降低。買進股票的目的。
在于獲取利潤,既然賺錢,就需要賣出股票。
拋售股票如同買進股票一樣,也應該做有計劃的操作。
到金字塔操作的法則是金字塔操作方法的相反的方式。
現在也仍然以南古港的實力來做解釋。
在錢利中,從12元起逐步買進,在20元時繼續小量買進,股價仍然上漲,此時為了保障利益。
而且依照走勢開始出貨,股價越漲出貨越多,直到漲勢趨于緩慢時,便將所有的股票拋出,完成自進貨到出貨的全部操作程序。
此時股價也許仍然會繼續上升,但也是最后的掙扎,不予理會。
如果將前兩個連接起來,便是從買進到賣出的一連貫操作的完整方式。
三種方法。
立稱法與攤平法。
在股票市場里,股票操作如同上戰場與敵人作戰一般,首先需要考察形勢是否有利,然后派出先鋒部隊打探敵人的虛實。
最后再以精銳部隊發動總攻擊進行決戰,貿然的投入大軍,萬一步入了敵方的陷阱,后援無忌極可能全軍崩潰,無力再戰。立法便是一種顧全大局而穩健的操作方法。
行情進入盤旋整理的末期。
此時,如果判斷股價即將脫離盤檔而上升,為了印證自己判斷是否正確,然買進一定數量的股票。
如果你準備10萬元買股票,此時可以試探的投下2萬元。
待行情盤旋一陣子以后,股價終于向盤檔的上方突破,投資者信心隨著股價上升而增強。
比如先前與10萬元購入的2000股上漲到11元時,再花4.4萬元買進4000股。
但是行情走勢并不如預料中那樣令人滿意,上當的壓力意料之外的重,股價回跌甚至回到十元以下。
因此,所買的6000股通通套牢,投資者此時重新反省投資策略是否運用正確。
重要的乃是檢討對行情判斷是否錯誤。
同時決定,如果行情突破最低支撐點9.2元時,就要將手中股票忍痛賣掉,減少股價繼續下跌的損失,保留元氣,重新制定投資計劃,等待下次買點行程,著手買進,彌補此項損失。
有,有甚者可以加倍的賺回來。
而如果跌勢逐漸緩和,于9.2元以上反轉回升了,此時并不適合在加碼買進,直到出現長陽線,表示多頭的力量與維持股價的決心。
而股價出現新高價,對于在11元高價附近盤旋幾天以后,再度出現更高價,成交量也增加,等到回檔時,另一個買進的機會來臨,此時可以將剩余的3.6萬元在12元以下再買進3000股。
直到股價上漲到某一高點,有了反轉下跌的跡象時,再把持有的股票全部拋出,獲利了結。因此,立乘法的基本要點便是先制定買進價位與買進的數量。
當股價走勢呈相反的方向,則定價賣出的價位,股價跌破此價位就需要賣出。此種操作法使用者必須對行情有了深入了解和信心,才能相互配合,在適當的時機進出股票。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