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期啊,我們聊到了很多公司,實實在在的干了一年活兒,結果到頭來股價沒怎么漲。
而有些呢,業績出現之后,本來想的沒有那么糟糕,結果股價噼里啪啦的往下跌。
那這期我們從另一個視角來聊聊殺業績的階段,首先大家要有個意識啊,就股價是連續性的,股價到了殺估值的階段,他肯定是從高位跌下來的,就是曾經他有過輝煌。
所以大家的潛意中潛意識還在想當年他很厲害,當年他股價高的時候,哎,大家業績增長多高啊,他有未來有可能成為行業中的第一名,或者是拋開第二名有有多遠,或者人家能中多少個億,對它本身的預期就很高。
怎么理解,我舉個例子,就一個孩子。
他他用了半年的時間,從年級的50名。
不斷的努力,考到了30名。
然后又通過一個月的時間。
從30名考到了20名,那如果你去評價他的話,你多半會怎么說呢?
這個孩子太有潛力了,照這么學,考到年級前五名沒有問題。
又過了一個月,這個孩子從20名考到了第十名,你看,果然你沒看錯人,這個孩子果真有潛力,估計再考幾次,再這么努力下去,他可能就考到了年級前三名,就是符合我當時的預想,對不對?
結果呢?結果后面三次考試,一次也沒進步。
反而這個名次從第十名跌到了第15名,那是不是你的預期又落空了?
你會想,這個孩子是不是他?
就是第十名的水平啊,就是這個階段的水平,他未來有沒有可能到第五名,至少你也要觀察一段,對不對。
公司也是一樣,你會發現大家都會跟他進步的時候就輝煌的時候去比,不會跟他最差的時候去比較。
就比如說今年的白馬股、藍籌股為什么表現不好,核心的因素就是去年的業績增速,因為去年疫情嘛,經濟復蘇之后,小公司可能反應慢點,但各行業的龍頭,它的業績非常穩定。
他賺多少錢,大家心里都有數。
這樣就導致它的股價一路大漲,大家對他的寄予厚望,期待很高。實際上呢,當今年小公司從疫情的打擊中走過來之后啊,各公司的各項業務都走向了正軌,你會發現小公司原先本來跌的就多,而今年業績又不錯。
那為什么不會大漲?為什么不會出現超額的收益呢?所以今年你們的目光更應該集中到小資金當中。
找有業績高成長的公司,而不單單集中在行業的龍頭,因為行業的龍頭大家對他的預期都很滿,知道他都大概能賺多少錢,一旦沒有賺這么多,是不是預期就落空了?其實這些話我在一個月到兩個月之前啊,公眾號的文章都有寫過,但是比較核心的邏輯。
在這個階段,業績只要不進步,就有可能往下跌。就像一個孩子每次都考100分,這次突然考了90分,那大概率會被批評說,你這次怎么退步了,考得這么不好。而一個孩子本來每次都考50多分,都不及格,突然有一次考了70分。
大伙兒覺得誒還不錯是吧,這個進步能看得到。
本質的原因,理解了嗎?
我知道很多人天天去收藏啊,各種的行業龍頭,包括哪些行業有哪些優質的公司啊,結果圖片啊,文字啊,包括文章啊,存了不少,最后真的用這些公司賺到錢了嗎?這種收藏的意義真的大嗎?
不見得吧,為什么?因為股市的評價標準,他不是看你現在是第幾名,而是看你有沒有進步,是你進步了還是退步了,就算你是行業的第一名,行業的龍頭,但你一年不如一年,股價也不會好過。
最經典的就是網速科技,當時既殺業績,也殺邏輯。
那如果你是行業當中的第20名,每年都有進步,每年都進步兩名,那資本市場就覺得你是個好公司。
現在好不是真的好,未來好才是真的好。
那什么時候會出現殺業績呢?這里特別提醒一下啊,你們一定要留意年報,一季報,還有半年報,三季報這四個啊,季報出現的時間點對應的就是四月,七月八月還有十月。
如果之前出現了殺估值的啊,這個階段下面就要特別小心,往往這些濃眉大眼的公司啊,很容易出現殺業績。
如果你對這個公司了解的不深,可以躲,可以不做,我寧可不要這塊利潤,我至少不虧錢。
這就是殺業績的階段。
感謝關注,我是老K,我們一起升為思考,降維打擊。
你們覺得這個專輯怎么樣?不用跟我上一個專輯去比,因為喜馬拉雅的評價是跟所有同行業去比,你去可以看啊,就是其他付費的課程,包括其他的老師,包括這些排行榜上的老師,你去比較一下大家專輯的質量怎么樣,然后你給一個客觀的評價。
你可以把感受寫到專輯的評價里,誒五星算是好評吧,記住啊,是專輯的評價。
你可以把自己真實的想法寫進去就好了,然后以后老K會根據大家的建議啊,包括呃,你覺得什么地方好,我會加深的去做。
呃,然后你把這個截圖,就是評價的截圖分享給助理,他就會把這篇如何判斷大盤的底部,這個文章分享給大家。
很多新的朋友可能剛來啊,我說一下,就是有些人不愿意加助理,怕被騙,這個是人之常情,那這里老K屬于澄清一下,就是說老K所在的是正規的金融機構,機構里面有研究所、風控部門,包括客服助理,他也屬于一個部門。
那助理本身就會分享一些很有價值的數據,包括一些資訊的內容。
這些機構的信息,你看了總比不看要強。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